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教育厅 省总工会 团省委关于举办2025年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的通知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各市(州)及贵安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工会、团委,省属院校,有关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的2025年全国行业技能竞赛——第三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将于2025年11月下旬在重庆市举办。为向202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输送优秀选手,按照《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的预通知》要求,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总工会和团省委决定共同举办2025年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为省级一类职业技能大赛。大赛成立组委会(见附件),负责整体安排和组织管理工作,其成员由主办单位及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担任。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具体承担大赛组织安排和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人事教育处(产业人才处)。

二、赛项设置

大赛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工业机器人、RISC - V 等架构芯片开发与系统应用、工业大数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6个赛项。

三、竞赛内容

分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其中,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20%,实践操作占80%。具体赛程及要求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另行通知。

四、竞赛组织方式

(一)竞赛分组

各赛项均分为职工组(含教师)和学生组两个竞赛组别。智能工业机器人赛项学生组设创新场,旨在探索推动创新技术方案落地应用。各赛项各组别均为双人团体赛,智能工业机器人赛项学生组(创新场)为三人团体赛。各赛项各组别均不得跨单位组队,职工(含教师)、学生不得混合组队。

(二)报名条件

具有各赛项相关职业工作经历的企业在职人员,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在职人员,以及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全日制在籍学生均可报名参赛。各单位可分别选派3队选手(职工组1队、学生组2队);中央在黔企业每个单位推荐职工组参赛队伍不超过2队。

已获得“贵州省技术能手”称号及取得“贵州省技术能手”申报资格的人员,不得以选手身份参赛。具有全日制学籍的在校创业学生不得以职工身份参赛。

五、大赛时间和地点

大赛将于2025年11月3日至11月4日举办,本次大赛分为两个赛区,具体承办赛项安排如下:

(1)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贵阳白云校区)赛区

智能工业机器人赛项、RISC - V 等架构芯片开发与系统应用赛项、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赛项。

地点:贵州省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实训试点基地(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白云路397号)

(2)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赛区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赛项、工业大数据赛项、制造业数字赛区化转型赛项。

地点:贵州机电职业技术(贵州省都匀市旗山大道北学院段8号)

六、奖励办法

(一)各赛项荣誉奖励设置分别按照实际参赛组数不超过50%,其中一等奖10%、二等奖15%、三等奖25%。总成绩相同时,以实践操作竞赛成绩得分高的名次在前;总成绩和实践操作竞赛总成绩相同时,竞赛排名规则参照国赛各项比赛标准。

(二)各赛项职工组(教师组)决赛总分第1名的代表队中,实操成绩最高者,且符合条件的,按程序向省总工会申报授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已获得过的不予重复授予)。

(三)对获各赛项决赛第1名且年龄在35岁以下(以省赛时间为准)选手,按程序申报符合推报条件的共青团贵州省委表彰范围内“新时代青年先锋”“青年五四奖章”“两红两优”等相关荣誉(已获得过的不重复授予)。

(四)获比赛成绩总分前3名的参赛队选手,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在现有等级的基础上晋升一级,已是最高等级的不再晋升。

(五)获得一等奖或者在国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学生组选手,按规定享受免试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的相关升学政策。

(六)组委会颁发的其他奖项:

1.对各赛项各组别决赛一等奖获奖队伍的教练(每支参赛队伍指定1名教练),颁发“模范教练”证书。

2.对获得各赛项各组别决赛第1名的选手所在单位,颁发“冠军选手单位”奖牌和证书。

3.对贡献突出的承办、协办和技术支持单位,颁发“突出贡献单位”奖牌和证书。

4.对组织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颁发“模范组织单位”奖牌和证书。

5.对在大赛组织中表现突出的个人(限15人以内),颁发“突出工作者”证书。

6.对在大赛执裁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限15人以内),颁发“模范裁判员”证书。

其中,第(一)至(六)项奖励,如某个赛项组别参赛的选手较少,表彰奖励名额由组委会另行确定。

(七)按照国赛通知,并根据省赛成绩排名来确定最终参加国赛的队伍。

七、报名方式

(一)前期,组委会已下发预通知,将根据有关要求对报名情况进行参赛人员资格审查。

(二)请各市(州)及贵安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省属院校、有关中央在黔企业会同相关单位,按照大赛组委会的统一部署,分别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做好各市(州)、院校、企业大赛宣传发动和后勤保障等工作。

八、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及技术支持联系方式

办公室联系人:杨德明 (18008515833)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赛项负责人:宋红艳 (18985080007)

智能工业机器人赛项负责人:石雄涛(18785537506)

RISC - V 等架构芯片开发与系统应用赛项负责人:杨秀成(18485541157)

工业大数据赛项负责人:付铖(18985446343)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赛项负责人:罗勇(13595466105)

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赛项负责人:甘盛霖(18798593741)


附件:2025年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组委会成员名单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贵州省教育厅

贵州省总工会

共青团贵州省委

2025年10月31日



附件


2025年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

组委会成员名单

主  任

敖  鸿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副主任

郭丹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肖  震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张命华  贵州省教育厅组成员、副厅长

罗兴发  贵州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委主任

任兴华  共青团贵州省委副书记

委  员

陈  澍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电子信息产业处处长

马兰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信息技术发展处副处长

刘  昂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人事教育处(产业人才处)处长

薛江春  贵州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指导中心主任

付颖纯  贵州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处长

魏  武  贵州省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

吴  莉  共青团贵州省委青年发展部部部长

办公室主任

刘  昂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人事教育处(产业人才处)处长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 微信 微博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