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抢占全国酱香白酒工艺标准话语权 将建立酱香型白酒挥发损失率国家标准 相关研究成果著作权让渡给茅台》收悉,感谢您对我省白酒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现我厅综合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的会办意见,答复如下:
一、产业发展情况
白酒产业是贵州工业的首位产业,贵州是中国酱香型白酒标志性原产地和主产区。截至2022年底,白酒产业取得积极成效。一是产量规模迅速壮大。贵州省白酒总产能约80万千升,产量占全国的4.3%;其中酱香型白酒产能60万千升,约占全国酱香型白酒总产能的80%;全省白酒销售额达1204.4亿,占全国白酒市场的30%。总体来看,全省酱香型白酒整体盈利能力全国靠前,产能产量占比低,市场质量效益高。二是企业规模持续增强。全省大型白酒企业7户,增加值占比84.8%;中型白酒企业25户,增加值占比9.7%,其中百亿级2户、十亿级9户、亿元级32户。三是品牌价值迅速提升。根据2022年华樽杯第14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测,全省共有34家酒业入选,品牌价值从2021年的9074.02亿元增长到10819.77亿元,同比增长19.2%。并且入选企业个数、品牌价值总和、增长率三项数据均位列第一。
二、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为了持续提升贵州白酒的品牌价值,抢占全国酱香白酒工艺标准话语权,我厅协调省市场监管局大力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开展初步研究。省政协《社情民意信息专报(第37期)》收悉后,2016年省市场监管局调研了7家白酒企业贮存损耗率,最高的为8%而最低的仅0.9%,相差近10倍。2017年,《酱香型白酒贮存损耗量研究》列入科技重点项目。2018年至2021年,为做好基础数据统计,参与研制单位制定了试验方案,共投入41805kg白酒分装于69个陶坛中,用于实测数据研究。二是取得阶段研究成果。通过近三年的研究,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已对酱香型白酒在陶坛中存储损耗量的检测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就存储过程中环境温湿度、坛口捆扎方式等外部因素对存储损耗量进行了研究,为制定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筑牢基础。三是立项开展地方标准编制。2022年5月27日在民建贵州省委有关领导到省市场监管局调研后,省市场监管局立即部署推动有关标准制定研究工作,先后于6月组织调研工作组到习水、仁怀等地与茅台、习酒等7家白酒企业调研座谈,召开了《酱香型白酒贮存损耗》贵州省地方标准立项论证会议,下发了《关于同意立项制定<酱香型白酒贮存损耗>贵州省地方标准项目的批复》,同意由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负责牵头《酱香型白酒贮存损耗》省地方标准起草工作并成立起草工作组,认真组织起草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待“酱香型白酒贮存损耗”成功申报为“酱香型白酒挥发损失率国家标准”后,由茅台集团结合实际情况对“酱香型白酒挥发损失率国家标准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并积极对接相关研究成果权利人完善后续知识产权转让事宜。
二是完善检测数据。根据酱香型白酒保存环境、贮存容器、容器封口方式等的不同,完善检测方法,增加样本量,增加参与企业,深入进行数据的采集、分析工作。
三是加强沟通协作。加强与市监、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协助,在标准内容科学、适用的基础上,力争2年内发布《酱香型白酒贮存损耗》地方标准。
四是积极申报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发布实施后,有关职能部门间通力协作,在技术委员会以及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等方面协同发力、同频共振,共同推进国家标准立项工作。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6月25日
(全文公开)
(联系人:邓帆;联系电话:18089619580)
相关信息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40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21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21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87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82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