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0014349/2023-2671845 信息分类: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23-08-08 09:58:02
文  号: 黔工信议复字〔2023〕17号 是否有效:
名  称: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148号建议的答复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148号建议的答复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龚书高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六盘水建设能矿装备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支持六盘水建设能矿装备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议

(一)技术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及创建条件

科技部、财政部于2021年印发《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国科发区〔2021〕17号)中明确,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定位于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创新中心以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使命,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为区域和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创新服务,为支撑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战略引领作用。

依据功能定位、建设目标、重点任务等的不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分为综合类和领域类等两个类别进行布局建设。综合类创新中心围绕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推动重点区域创新发展,开展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协同创新与开放合作,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高质量发展重大动力源,形成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增长极;领域类创新中心围绕落实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战略任务部署,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为行业内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提升我国重点产业领域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创新中心的建设遵循聚焦关键、分类指导、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原则。创新中心应为独立法人实体,针对不同领域竞争态势和创新规律,探索不同类型的组建模式。目前,我省还在研究完善省级创新中心的顶层设计。

(二)六盘水创建技术创新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我省煤机装备企业主要分布在六盘水市和贵阳市,两地产值在全省占比分别为57.2%、30.1%。六盘水市红果经开区依托龙鼎工贸等整机企业聚集煤机装备制造及相关企业60家,是省内煤机企业数量最多、区域最集中、产业链相对最完善的地区。煤机装备作为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应用场景单一、资源关联度高、质量安全要求严格,呈现行业总体规模偏小、供需关系稳定、头部效应显著的发展特征。支持六盘水头部企业立足资源禀赋,创建行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支撑引领全省能矿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促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但从煤机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看,在六盘水市创建面向行业创新发展需求的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的基础仍很薄弱。截至2023年3月,六盘水市规上企业共450个,其中能矿装备制造企业32个,占比7.11%。截至目前,全省工业领域省级技术创新平台485个,六盘水市仅有10个,且能矿装备产业仅有1个。六盘水市发展煤机装备制造产业具有能源优势、市场需求、产业集群雏形、配套支撑等独特的比较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缺乏科技研发平台。全市煤机制造企业基本没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导致煤机制造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掌握不够、对外省大型企业和高校的依赖性较大、新产品自主研发滞后,制约了煤机制造企业发展壮大。二是研发投入普遍不足。煤机制造企业的定位是服务大型煤炭集团,做好维修是主责主业,发展煤机制造是辅业,对煤机制造的重视程度不够,宁可采购外来产品,也不愿意自主研发制造。加之企业重视不够、自主创新意识不足、高端研发人才短缺等诸多原因,导致煤机装备应用与转化水平不高,生产设备老化,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由此,从六盘水能矿装备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看,目前六盘水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基础薄弱、任重道远,加之技术创新中心等新型创新平台必须是独立法人实体,需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创建难度较大,即便建成后也将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现阶段,应按照逐步发展、由点及面的发展思路,优先重点培育壮大能矿装备制造产业科技企业实力,优先培育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待行业领军、龙头企业具备实力和条件后,再有序推进创新中心建设。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您提出的“聚焦能矿装备产业发展,整合能矿装备生产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力量,提升关键技术攻关等能力,实现产业集聚化与协同化发展”建议,经认真研究,下一步拟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加大指导力度,支持六盘水能矿装备制造企业培育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支持六盘水市以盘誉泰和等国有煤机企业为基础,组建贵州能矿装备制造集团公司,并采取收并购、持股等方式逐步整合省内煤机产能促进产业链融合;鼓励盘江集团对旗下盘江矿机、盘江多经等煤机装备制造、维修等业务进行整合独立运营;依托毕节贵州永贵机电制修有限公司引进或与国内煤机装备龙头企业协作成立综掘设备、钻探设备、灾害治理设备等再制造基地,并开展机械化维保业务,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和自主研发并举,补齐高压胶管、电液阀、减速器等核心部件短板。推动电镀、模具、铸造、锻造等基础配套工艺集中布局,加快红果经开区电镀产业园建设,引导省内外煤机配套企业向集聚区转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省科技厅针对在六盘水建设能矿装备制造技术创新中心事宜,将按照相关规定积极支持。组织实施“井下三区联动瓦斯治理中盾构机智能优快掘进关键技术研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由贵州贵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牵头,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联合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理工学院开展盾构机掘进关键技术攻关,以项目为牵引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助力六盘水煤矿装备制造技术的提升。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研究制定支持能矿装备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在土地出让、厂房租金、用电成本等方面进行补助或奖励,提升产业招商吸引力。支持重庆煤科院贵州分院打造煤炭智能开采技术研发平台、支持贵州超鼎通建设贵州启卓矿山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院、支持紫森源集团与贵州理工学院合作组建研究院、支持誉创机械和山东科技大学合作建设研发中心、支持打造矿山智能掘进成套装备西南研发中心等,鼓励龙头企业带头科技创新,创建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力,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实施重点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攻关,支持装备生产企业、科研单位和装备用户建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联合体,开发对产业具有重大带动和战略引领作用的标志性首台(套)技术装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推动能矿装备产业积聚化、协同化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衷心希望您后续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3年6月27日

(全文公开)

(联系人:李弦;联系电话:88668082)

上一篇:
下一篇: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