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021号提案的答复
黔工信提复字〔2022〕17号
致公党贵州省委员会:
你委提出的《进一步做精做强我省刺梨产业的建议》已收悉。感谢对我省刺梨产业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刺梨产业发展,坚持走加工带动之路,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拳头产品。积极推进行业科研力量建设,同心协力进一步提高刺梨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一、抓好刺梨基地建设,确保原材料品质
贵州是全国唯一把刺梨野生变家种并大规模推广的省份,全省现有67个县开展规模化刺梨种植,打造了盘州市天富刺梨园区、龙里县茶香村刺梨种植示范基地、独山刺梨示范基地等一批高效示范化基地,同时也形成了一批刺梨规范种植技术成果。目前,贵州省《刺梨扦插育苗技术规程》《刺梨培育技术规程》《无公害食品刺梨生产技术规程》《刺梨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等刺梨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地方标准已实施,即提高了亩产量又提升了产出质量。同时,省林业部门近年来利用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造林补贴、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等,不断打造刺梨种植基地示范点,提高刺梨种植水平,提升基地产出效益。2019-2020年期间,投入刺梨产业专项资金3000万元,实施示范点项目建设30个。2021年安排项目资金1.05亿元,依托刺梨相关科技成果,对全省30万亩刺梨低产林实施改造任务,提升基地质量。
二、深化产学研协作,不断补链强链延链
按照推动刺梨向多领域、全链条、深层次、高效益发展的思路,借助钟南山院士团队领衔的“刺梨防治呼吸疾病产学研联合攻关组”“粤港澳黔刺梨产业创新联盟”等发达地区科研优势,结合我省本土研发力量,大力推进刺梨精深加工。深化产学研协作,通过联合省中科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等本土科研单位及行业协会,与钟南山院士领衔成立的刺梨治疗呼吸疾病产学研联合攻关组、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办公室、广药集团等,发布了《贵州刺梨功效研究(2021版)》《贵州刺梨标准汇编(2021)》,在刺梨成分检测、功效研究、标准制定上取得新进展,为刺梨工艺优化、新品开发、质量控制等生产环节提供重要支撑。目前已研发出刺梨原汁、饮料、软糖、含片、精粉等刺梨产品,其中刺梨原汁维生素C含量在500~2000mg/100g,经特殊工艺加工浓缩后最高可达13.7%。全省有3家企业获批将刺梨作为原料生产保健食品,即国药集团生产的爱福宁牌灵芝刺梨胶囊、比尔青牌老来福口服液,三泓药业生产的山源太宝太子参刺梨饮料,盛昌药业生产的优嫊®锌硒口服液已投产上市。此外其他刺梨企业还开发了刺梨罐头、刺梨泡糖片、刺梨化妆品、复合型口服液等产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品种类日趋多元丰富。
三、实施招大引强行动,做精做强刺梨产业
借鉴成功引入广药集团引领刺梨产业创新、研发、生产的经验,围绕刺梨全产业链,瞄准行业头部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客商等配套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关联企业,锲而不舍地做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点对点招商,印发《贵州刺梨产业招商工作方案》,加快形成上中下游产业衔接配套、大中小企业组合良好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聚焦新式饮品产业,推动刺梨企业与书亦烧仙草、沪上阿姨等连锁快餐式饮品企业开发刺梨奶茶产品,其中书亦烧仙草开发5款解腻刺梨系列饮品,仅上市2个月时间,实现销售超4000万杯,带火刺梨走向时尚消费市场。引进广药集团、娃哈哈、光明集团、好彩头、轻羡等全国食品知名企业进入贵州刺梨产业,充分发挥“行业巨头”品牌优势、科技优势和渠道优势,研发多元化的优质产品、打开市场销售渠道,助推我省刺梨产业做精做强。
下一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继续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贵州刺梨产业2022年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根据职能职责分工抓好刺梨产业发展,进一步巩固我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刺梨产业优势。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6月24日
(全文公开)
(联系人:林小龙;联系电话:0851-86811509)
相关信息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40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21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21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87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82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