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0014349/2022-2583143 信息分类: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22-07-07 10:13:15
文  号: 黔工信提复字〔2022〕15号 是否有效:
名  称: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016号提案的答复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016号提案的答复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016号提案的答复

黔工信提复字〔2022〕15号


张孝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做大做强我省刺梨产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感谢对我省刺梨产业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刺梨产业发展。我省坚持走加工带动之路,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拳头产品,开发推广新产品,持续打造“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全力推进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刺梨产业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2021年,刺梨产业种植面积210万亩,鲜果产量28.91万吨,鲜果销售均价高于保底收购价2元,达2.9元/斤,生产刺梨产品16.14万吨,实现产值111.64亿元,贵州刺梨一跃成为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

一、强化市场主体,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一是科学谋划目标任务,扎实推进见实效。印发工作要点,强化刺梨全产业安排部署,重点抓好种植、加工、销售、质量、品牌等工作,推动加快形成上中下游产业衔接配套、大中小企业组合良好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发挥龙头引领作用,聚焦重点扩影响。坚持加工带动,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行动,推动龙头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加快产品升级。充分发挥广药、光明、娃哈哈、好彩头等“行业巨头”品牌优势、科技优势和渠道优势,打响“贵州刺梨”品牌。三是积极培育拳头产品,闯出刺梨大市场。推动十佳拳头产品“刺柠吉”成为年销售10亿元级热门单品,拓展“娃哈哈刺C赢”“健能刺梨酸奶”市场,支持好彩头、宏财等企业推出“小样刺梨味乳酸菌”“刺力王泡腾片”等优质新品,鼓励公共品牌企业围绕市场需求,开发多元化的刺梨保健食品、药品、护肤品、日化用品等。四是加快推进产销衔接,强化市场主体培育。组织重点刺梨企业参加“3•27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产品推荐启动活动”、成都糖酒会、西安食博会、北京水博会、贵阳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等展会活动,向国内外嘉宾、客商重点展示推荐贵州刺梨。举办“7•15贵州刺梨•健康中国行产业大招商活动贵阳站启动仪式”,邀请100余家电商平台、大型商超、经销商参加,进一步助力企业拓宽渠道资源,加快培育市场主体。

二、优化合作模式,保障收购资金,做大做强企业。

一是设立刺梨产业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农发行设立刺梨产业贷,进一步优化“刺梨产业贷”合作模式,探索增加风险补偿基金额度,在刺梨鲜果收购、龙头企业培育、品牌引领和拳头产品打造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产业专项贷款惠企力度。目前已向14家企业审批贷款6.1亿元,企业已根据用款需求提款3.6亿元,有效解决企业发展资金困难。二是充分发挥基金作用。发挥农业现代化基金、新型工业化基金、中小企业信贷通作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流动资金紧缺等问题,促进产业发展。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发挥政府引导资金的杠杆作用,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撬动政策性优惠资金支持刺梨产业发展。2021年,通过补助、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刺梨产业项目10个。三是强化订单式保底收购。实施刺梨鲜果订单式保底收购,推动刺梨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保底收购率达85%以上。完善“加工企业合作社(基地) 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刺梨鲜果应收尽收,防止刺梨鲜果收购“打白条”问题,保障群众收益,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公共品牌,提高品牌效益

围绕打造“贵州刺梨”公共品牌,扩大公共品牌授权使用企业范围,2021年新增公共品牌授权企业20家,累计授权30家,推动公共品牌授权企业在“三个统一”方面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凝聚打造和提升“贵州刺梨”公共品牌的强大合力与品牌效益。一是持续加强宣传推介。在中央电视台、贵州卫视投放“贵州刺梨•维C之王”商业广告,特别是两会期间,在CCTV-1/13频道《新闻联播》提示收看时段重点投放,极大地提高了“贵州刺梨”的知名度。同时“贵州刺梨”公益广告在央视“品牌强国工程-乡村振兴在行动”项目中高频次曝光,在抖音、百度等新媒体以“贵州刺•梨维C之王”为核心词开展宣传推介,网络关注不断增多。依托东西部协作,在广州地铁站投放广告,把握广州巨大市场潜力,积极推动贵州刺梨出山出海。二是持续打造“贵州刺梨”公共品牌。继续打造“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完善公共品牌管理机制,对主动申报使用贵州刺梨公共品牌的企业,积极做好辅导培育,力争新增授权企业10户。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性、区域性知名企业品牌。通过资金补助,进一步支持企业加大广告宣传力度,提升品牌效应,将宣传资源转化为营销手段、增大市场份额、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下一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等省直有关部门,将继续加强对刺梨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从提高单产、保底收购、加工带动、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拳头产品、强化品牌宣传,营造“健康生活、贵州刺梨”氛围,不断提升“贵州刺梨”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实现贵州刺梨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6月24日


(全文公开)

(联系人:林小龙;联系电话:0851-86811509)

上一篇:
下一篇: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