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0014349/2021-2179868 信息分类: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21-08-04 16:27:30
文  号: 黔工信提复字〔2021〕97号 是否有效:
名  称: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3014号提案的答复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3014号提案的答复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3014号提案的答复

黔工信提复字〔2021〕97号


民进界别:

你单位提出的《做好我省民族传统工艺品产业发展工作》收悉。感谢你们对我省民族传统工艺品产业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民族传统工艺品产业的发展,通过出政策、搭平台、抓产业、强培训等措施,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化发展,努力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促进经济发展双促进、双丰收。

一是注重民族传统手工产业扶持。积极争取将苗绣、蜡染等民族传统手工艺项目纳入我省“十三五”“十四五”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发展事业规划。安排资金扶持民族传统手工艺发展,“十三五”期间,共计投入4000余万元,支持各地实施了200多个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项目。将用好民贸民品贷款贴息优惠政策作为扶持民族传统手工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优先将符合条件的苗绣、蜡染、民族服饰等手工艺企业认定为民贸民品企业,“十三五”期间,支持159家民族传统手工艺企业获得2000余万元贷款贴息资金。

二是注重民族传统手工人才培养。将人才培训、培养作为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的重要手段。“十三五”以来,先后举办民族传统手工艺人才培训班,培训1500余人次,命名民族刺绣大师、蜡染大师、银饰大师等137人。依托学校、企业、合作社、手工作坊等建立了724所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先后举办培训班200余期,培训2万余人次,提高技艺传承水平,助力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

三是注重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以品牌建设为引领,将苗绣、蜡染等民族文化资源整合提升,打造成为“黔绣”“黔艺”等“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认定首批“黔绣”“黔艺”等7个系列292款“黔系列”产品,组织“黔系列”品牌连续3年参加“中国品牌日”,举办“黔系列”品牌推介会、展销会,开展“黔系列”企业采风行活动等。建立“黔系列”品牌电商平台,上线运营“黔绣”“黔艺”等600多款民族文化产品;与新华社、京东合作,启动“新华优品”“黔系列”馆、京东&京喜“贵州优品馆”建设,支持一批民族传统手工艺企业入驻知名电商;在全省主要机场、车站、景区等建立20多个“黔系列”品牌产品实体专柜专店等,推进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品牌化发展。

四是借助展会推动民族手工艺产业发展。“十三五”时期,通过采取举办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组织贵银、苗绣等特色产业企业参加中小企业博览会,举办“创客中国”贵州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措施,发掘和培育了一批“双创”优秀项目和优秀团队。在此期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安排资金7051万元,用于扶持贵银、苗绣等特色产业发展、对民族手工艺人开展培训和民族工艺品网点建设等。

下一步,我省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推进民族传统工艺品产业发展工作。一是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扶持。全省重点打造10个苗绣示范点,扶持苗绣企业实施产业基地建设、技能培训项目等,示范带动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指导符合条件的苗绣手工艺企业用好民贸民品贷款贴息优惠政策,重点支持一批龙头苗绣企业解决资金发展瓶颈,引导企业建成一批苗绣手工艺传习所培训基地、扶贫车间等,着力培养苗绣手工艺传承人、非遗传承人,带动民族群众就业创业。二是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重点对省内苗绣人才进行培训,提高苗绣领军人才的能力素质,着力培养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的苗绣领军人才。指导一批有条件的小学开展苗绣手工艺教学活动,积极与高校、高职合作,加强苗绣手工艺教学科研学科项目建设,推动苗绣文化创新传承。依托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推出苗绣专题展,组织一批精品苗绣作品赴省外举办苗绣艺术展,扩大我省苗绣文化知名度、影响力。三是加强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建设。结合“黔系列”民族文化文化产业品牌建设,加大“黔绣”“黔艺”的品牌认定力度,丰富“黔系列”品牌产品,积极协调新华社、多彩贵州等省内外媒体开展一系列“黔系列”品牌宣传推介活动,提高“黔绣”等黔系列品牌知名度,支持“黔绣”品牌产品入驻“新华优品·黔系列馆”“京东&京喜·贵州优品馆”、“黔系列”电商平台等,组织“黔绣”企业参加省内外大型展销会、推介会,促进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7月13日


(全文公开)  

(联系人:杨德明;联系电话:0851-86864022)

上一篇:
下一篇: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