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099号提案的答复
黔工信提复字〔2021〕32号
民建贵州省委员会:
你委提出的《关于支持遵义做大做强白酒产业的建议》收悉。感谢你委对我省白酒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做优环境,让企业留得下稳得住的建议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白酒产业发展,组建了由省委组织部刘捷部长领衔的省优质烟酒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各厅局以优质服务共同推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扎实开展酒类市场专项整治。为积极维护我省酒类市场秩序,努力夯实优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优化全省白酒市场营商环境,省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了系列酒类市场专项整治。加强制假售假环节监管。聚焦重点市场(大型商超、批发市场、景区市场等)、重点区域(制假售假高发地区和制假窝点等)、重点时段(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进行重点监管。加强物流运输环节监管。整合公安、运输、邮政等执法力量,对物流市场、高速公路或重点路段进行集中整治,特别是对物流运输环节的进口和出口进行严格排查。加强包装材料市场监管。会同新闻出版部门加强对包装材料市场整治,依法查处违法印制侵权假冒包装材料、未取得印刷业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印刷经营业务、印制特殊订制的包装装潢材料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加强网络市场监管。督促网络电商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平台入驻酒类销售企业的监督管理。按照总局全国网络交易跨区域执法协调会议要求,强化区域执法协作,对酒类市场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积极向上争取支持。推动下发了《关于加强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市场价格监管的通知》,并召集全国16个重点省(市、区)市场监管部门在贵阳召开了“高端白酒市场监管工作现场部署会”,重点部署“元旦、春节”期间名优白酒价格监管,统筹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酒类市场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制定细化工作措施。实行精准投放、精准销售和精准监管,推动经销商100%开设街面门店销售、100%开箱销售、100%库存清零,对标对表抓好茅台酒等名优白酒专项整治。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对销售高端白酒的经销商、商超、烟酒店等重点市场开展了集中执法检查,依法打击价格违法和侵权假冒等行为。今年以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共检查酒类市场主体18111家次,检查物流运输和快递企业2043家,检查酒类包材印刷企业51家次,查办案件64件,责令改正114件,税务部门依据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移送的违法线索立案处罚并补缴税款合计1548.74万元。二是自2015 年发布实施全国首个酒类团体标准、贵州首个团体标准《仁怀大曲酱香酒技术标准体系》以来,修订并发布了《酒用有机糯高粱》等 11 项地方标准,巩固完善仁怀高粱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通过省卫计委立项编制“省级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项目--《仁怀大曲酱香酒一至七轮次基酒标准》和《仁怀大曲酱香酒综合基酒标准》,两项标准已完成审定文本提报工作,将根据专家审定意见修改完善按程序报审发布。三是常态化到企业、园区开展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技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宣讲惠企政策,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台账式梳理工作目标任务,清单化调度,加强与优质烟酒产业成员单位协同工作合力,全力抓细抓实各项工作,确保目标任务按时完成。四是优化白酒产业空间布局。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分析酱香酒生产适宜区域,进行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制定了酱香型白酒产能“十四五”期末 45 万千升、2035 年60万千升的规划目标,并根据仁怀市土地利用规划及酱香型白酒生产特点和适应环境,梳理赤水河谷能够用于生产优质酱香酒的空间并进行划定,将逐步推进非酱香酒生产活动转移到保护区外,逐步实现核心区域生产环境最优化。
二、关于做足保障,助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白酒产业“十四五”发展的重要工作部署,与各级各部门加强配合,推进《贵州省“十四五”酱香白酒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制定酱香酒生产保护区规划方案、出台支持遵义市发展意见、拟定白酒产业“百亿产值千亿市值”培育计划等有关政策措施、培育计划等文件的出台,进一步完善白酒产业政策供给体系。在路网规划中,蓉遵高铁贵州段此前已开展可研报告编制,并获得贵州省发改委资金支持。日前,遵义市召开遵义新建四条重点铁路国土空间规划项目评审会。会议邀请北京、广州、成都、贵阳、遵义5地城乡规划、交通规划专家成立专家评审组,对包括泸州至遵义铁路、古蔺大村至遵义铁路在内的4条铁路开展国土空间规划评审。经过专家组严谨细致的讨论,认为规划研究的整体内容完整,基础资料详实,技术路线合理,论证科学充分,基本符合相关政策与规范要求,是一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其内容可为遵义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撑,蓉遵高铁贵州段通过规划评审,该高铁建成通车后,将为遵义融入成渝经济圈提供便捷黄金通道,也将为遵义白酒产业乃至全省白酒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二是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2020年,联合省有关部门成功组织开展2020年“茅台杯”贵州省第四届白酒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和贵州白酒评委换届暨第四届全国白酒品评职业技能竞赛贵州选拔赛,35名选手分别获得“全国酿酒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获聘“2020届国家级白酒评委”和“2020届第一批中国酒业协会国家级特邀白酒评委”,大幅提高了全省白酒行业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为贵州白酒的健康发展培养和储备了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今年将全力做好2021年全省烟酒产业人才需求信息及重大引才平台(项目)引才信息采集工作,通过人博会等活动平台积极吸纳符合条件人才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生力军。鼓励酿造企业与国内外高校、职业院校酿酒专业紧密合作,开展定向、订单培训,引进高素质的酿酒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人才整体素质。进一步壮大产业高层次专家技术队伍,提升贵州白酒国家级技术人才在全国的比例。下步工作中,将加快构建白酒全产业链创新型人才支撑体系,完善人才创新服务保障机制,出台配套扶持奖励政策,打造全球白酒高端人才集聚地。实施领军人才培育工程,培育一批优秀的企业家队伍,强化国家级酿酒大师、国家白酒评委、省酿酒大师及高级酿造师等技能人才培育和引进。发挥企业主体能动性,推进实施大师级、车间主任级、生产班组长“十百千”技能人才培育计划,构建合理的酿造人才梯队。进一步健全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良性互动机制,鼓励酿造企业与国内外高校、职业院校酿酒专业紧密合作,开展定向、订单培训,引进高素质的酿酒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人才整体素质。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引进和吸纳国内外市场营销、资本运作等优势人才,加强专技型营销人才培养,弥补酱香型白酒营销短板。
三、关于做好产业联结,打通各产业链“堵点”的建议
在全产业链融合上,一是从政策、资金、工作机制等方面大力支持白酒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原料保障、白酒酿造、包装配套、酒糟综合利用等全产业链项目建设,专班各成员单位同心协力推动产业发展,各项发展指标显著增长,二是稳步扩大酒用高粱标准化种植规模,着力解决酒用高粱品种选育、土壤培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存在的隐患,进一步加强红缨子高粱原种资源、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等安全保障工作。酒糟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快速推进,酒糟生物饲料调制及其饲喂应用技术标准体系正加快建立,全省重点酒企酒糟通过三料利用(饲料、肥料、燃料)实现吃干榨净。三是在包装配套上,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提高省内白酒包装配套率的决策部署,按照“适度规模、高效发展、立足贵州、配套周边”的定位,大力实施白酒配套包装产业招商引资,目前省内已经形成贵州金沙经济开发区、习水经济开发区、新蒲经济开发区三个特色产业园区,实现了白酒包装配套全产业链发展。截至目前,茅台、习酒、国台、珍酒、董酒配套率分别达到了68%、84.83%、85.5%、65%、68.02%。“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大力发展白酒包装产业,不断优化园区布局、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推动产品供给结构调整、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市(州)工作衔接,完成全省白酒包装配套任务。四是以文化赋能“酒+N”融合发展。以文化创新赋能产品价值,大力探索酒+文化、+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等发展路径,促进酱香文化、红色文化酒旅融合,打造一批“白酒+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的精品线路,带动旅游发展,按照自愿申报的原则,推动条件成熟的重点白酒企业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促进白酒、文化、健康、旅游、金融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增强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的时代性、稳定性和承载力。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1年7月26日
(公开发布)
(联系人:胡伊丽;联系电话:0851-86856432)
相关信息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40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21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21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87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82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