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10号提案的答复
黔工信提复字〔2021〕68号
鲁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贵州省刺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刺梨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刺梨产业发展,坚持走加工带动之路,着力打造“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培育龙头企业。2020年,全省刺梨种植面积达200万亩,刺梨鲜果产量10万吨,果农售果收入4.05亿元,户均增收突破7000元,实现加工产值16.2亿元,刺梨产业种植水平、加工能力、企业实力、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一、关于聚焦加工储存,化解好收购与销售的矛盾的建议
我省刺梨种植面积、加工产能、产品种类在全国占90%以上,居全国前列,具备较好产业发展基础。一是现有加工储存能力可满足需求。我省重点刺梨调度企业鲜果加工能力约为14万吨,其中盘州宏财、水城初好、贵定山王果、贵定天泷等7家企业加工能力超过1万吨。目前潮映大健康、宏财、天刺力等企业正在采购设备,新增榨汁生产线,预计年内新增9条榨汁生产线,新增鲜果加工能力10万吨。2021年鲜果产量预计13万吨,加工能力可满足需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全省可用于刺梨冷库库容13.41万立方米,足以满足需求。若采取增加班次、延长工时、增加浓缩工艺技改扩能,还可增大鲜果加工、原汁储存能力。二是坚持加工带动促进产业发展。2020年,省工业及省属国有企业绿色发展基金支持盘州宏财、天刺力食品、安龙天刺力生物、贵定天泷、贵阳新民等6500万元,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普定春归、龙里黔宝、贵阳新民290万元。刺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持续支持打造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加工带动、科技研发项目等9996万元,其中支持省刺梨产业研究院刺梨原料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50万元,推进刺梨鲜果保鲜技术研发。三是实施订单式保底收购。2020年,鲜果收购均价达到4元/公斤,收购刺梨鲜果10.2万吨,保底价收购率超过80%,果农售果收入4.05亿元,带动户均增收突破7000元。四是创新设立“刺梨产业贷”。2020年,聚焦解决刺梨产业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等突出问题,联合农发行贵州省分行设立“刺梨产业贷”,为收购刺梨鲜果企业申请贷款开辟绿色通道,对于刺梨鲜果收购方面的贷款一律实行优先受理、优先调查、有效审查、优先审议、优先审批、优先保障资金规模“六个”优先,全力服务刺梨鲜果上市收购信贷服务工作。宏财、初好、山王果、恒力源、山珍宝、天赐贵宝等为农发行贵州省分行支持企业,截至目前,累计批准贷款5.96亿元,已投放贷款1.06亿元。
二、关于加强政策引导,推进品牌合力与企业成长的建议
我省加强政策引导,强化刺梨产业品牌体系建设,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箭齐发”,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一是印发资金管理办法及申报通知。印发《贵州省农村革命刺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印发〈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刺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指南〉的通知》《关于做好2020年农村产业革命刺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指导刺梨企业、科研院所等申报资金,重点支持刺梨产业加工带动、宣传推广、科技研发、标准制定、品牌打造等项目。二是印发产业发展推进方案和工作要点。在领衔省领导指导下,省刺梨产业工作专班先后印发《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刺梨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1)》《贵州省刺梨产业2020年工作要点》《贵州刺梨产业2021年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刺梨龙头企业,发展一批刺梨拳头产品,打造一批刺梨知名品牌,开发一批样板市场,建设全国刺梨种植、加工、销售大省。三是制定《贵州刺梨评价通则》。在省刺梨产业工作专班指导下,贵州省刺梨行业协会制定了《贵州刺梨评价通则》团体标准。2020年6月2日,该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并作为“贵州刺梨”公共品牌管理和商标使用的重要依据。目前,全省有30家企业授权使用“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四是大力培育领军企业、龙头企业。2019年以来,积极推动广药集团、娃哈哈、光明集团进入贵州刺梨产业,推动宏财、初好、恒力源、山王果、天刺力等省内企业打造拳头产品。经企业申请,专家评审,省刺梨行业协会审查,按照评选办法,评选出贵州刺梨2021年十佳企业、十佳拳头产品、十佳新品,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五是发布《贵州刺梨标准汇编(2021)》,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2021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省刺梨行业协会、省刺梨产业研究院制定了《刺梨气泡饮料》、《刺梨冻干粉》等10项团体标准。专班主导制定刺梨团体标准,有利于建立政府主导制定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标准工作体系,发挥团体标准对行业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这是在刺梨产业规模化发展进程中基础性的、引领性的实践,标志着贵州刺梨率先构建了以团体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指导、企业标准为支撑的标准体系。六是将刺梨列为普通食品,食用更安全,用途更广泛。原卫生部1980年公布刺梨是药食同源食品,根据《关于1998年全国保健食品市场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卫监发〔1998〕第9号),将刺梨列为普通食品管理。贵州刺梨经历了从药品到药食同源食品,到普通食品3个演变过程。常言道:“是药三分毒”,作为普通食品的刺梨就像五谷杂粮一样,食用更安全,用途更广泛。《健康中国 2030》中,主张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从治病为中心向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现在“预防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刺梨成为“预防医学”的宠儿,被列为21世纪必不可少的天然养生食物。
三、关于着力市场拓展,加快产业后端的快速发展的建议
一是通过协会引导企业做好产品定位定价。贵州省刺梨行业协会致力于强化刺梨行业自律、公共品牌管理、团体标准制定等,将引导刺梨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合理定价,既不哄抬物价,也不低价倾销,推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刺梨产品是属于企业自主定价,不属于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范畴,市场监管部门围绕刺梨产品生产、销售各环节,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督促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依法曝光价格违法典型案件,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维护良好市场环境。三是加大贵州刺梨宣传力度。2019年以来,我省从产地、品质、品牌和文化等不同的维度和视角,对贵州刺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介。以“贵州刺梨•维C之王”为核心广告词,持续在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贵州电视台等进行广告宣传,广告触达25亿余人次。在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媒体开展品牌宣传推广,累计阅读量超8亿人次。贵州刺梨•刺力王、初好、天刺力、恒力源养生有维号高铁驰骋在祖国大地,不断提升贵州刺梨产品的竞争力,拓宽了市场销路。四是积极拓展省内外市场。组织重点刺梨企业参加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产品推荐启动活动,向参会的160余家国内重点渠道商高位推介;组织企业参加成都糖酒会、西安食博会、北京水博会等全国影响力较大的展会活动,着力营造宣传推介贵州刺梨的浓厚氛围。2021年拟开展“贵州刺梨•健康中国行”活动,在国内相关重点城市开展贵州刺梨品牌宣传和产业招商,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刺梨产业发展。五是积极开展刺梨产业招商工作。推动广药集团、娃哈哈集团、光明乳业等知名企业进入贵州刺梨产业,开发刺柠吉饮料、刺C赢饮料、健能风味发酵乳等一系列深受市场欢迎的优质产品,品牌赋能带动贵州刺梨产业整体品牌影响力和知晓度不断提高。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客商和平台纷纷参与投资、销售刺梨产品,委托贵州省内加工企业代加工刺梨产品,有效扩大刺梨产品市场销售,带动刺梨鲜果、原汁消耗。
感谢您对贵州刺梨产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将按照新型工业化引领“新四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加工带动,持续打造“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全力拓展线上线下市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把刺梨产业打造成为富民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0年7月19日
(全文公开)
(联系人:林小龙、乔世玉;联系电话:86811509)
相关信息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40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21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21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87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82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