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政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黔东电厂在贵州电煤保供身份问题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黔东电厂是省内重点火电企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一直支持其电煤保供。在电煤供需正常时,对其电煤采购未设置任何条件;在去年8月份以来电煤保供面临紧张局面时,先是协调毕节、安顺等地区向黔东电厂供煤;在省内电煤确实无法实现自保时,又多次协调成都铁路局、郑州铁路局、南宁铁路局、太原铁路局等,保障黔东电厂采购的省外电煤入省运输运力,满足电厂发电需要。
整体来看,黔东电厂买不到煤不是个案,而是省内煤炭产能释放不足、电煤保供压力较大情况下刚性缺煤地区电厂面临的普遍问题。2016年8月份以来,随着市场好转省内用能企业开工水平大幅提高,加之天然来水骤然减少,电煤消耗增加。但由于煤矿连年亏损,普遍面临资金、用工、采掘接续等多种问题,行业停、减产面较大,虽然市场行情有所转好,短期内供应仍难以满足省内需求,全省电煤保供形势十分紧张,电厂存煤一度降至200万吨左右,且部分存煤为劣质煤不能直接使用,导致全网长期徘徊在红色预警线,在西电东送大幅调减的基础上,仍面临省内拉闸限电风险,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面临极大考验。由于省内电煤供应不足、难以实现整体自给自足,部分重点产煤地区为保障区域内电厂电煤供应,存在区域封关现象,进一步加大了刚性缺煤地区电厂电煤保供难度,桐梓、鸭溪、大龙、福泉、黔东等电厂均面临买不到煤的困难局面。
针对省内电煤不足问题,桐梓、鸭溪、大龙、福泉、黔东等电厂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不计成本从陕西、山西、云南等省购煤,为保障全省电力供应作出了巨大贡献。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省外煤入黔193.8万吨,有效缓解省内电煤保供的紧张局面。
从目前情况分析,制约黔东电厂电煤供应的主要因素是由于省内煤矿产能释放不足、市场供小于求、供应波动较大等造成的。为彻底解决相关问题,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省有关部门开展了贵州省煤电联动水火互济运行机制研究,并于2017年5月5日印发了《贵州省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实施意见》,通过开展水火电发电权交易、组织汛期电煤储备、推动电煤长协合同签订落实、强化水火电运行调度和预测预警等措施,形成组合拳效应,根本上解决省内电煤供应的季节性、周期性紧张问题。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将加快推进相关措施的落实,及时进行完善和调度,推动全省煤、电运行尽快回到正轨。在推进过程中,把黔东电厂逐步纳入全省电煤保供体系,并在铁路运输运力和公路运输“绿色通道”方面继续给予协调和保障。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7年6月30日
(附注: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梁郑;联系电话:86817901)
相关信息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40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21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21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87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82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