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0014349/2019-1342905 信息分类: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17-06-30 14:54:00
文  号: 是否有效:
名  称: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省政协第十一届五次会议第88号界别提案的答复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省政协第十一届五次会议第88号界别提案的答复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民建界别:

你们提出的《关于大力打造贵州天然饮用水特色产业的建议》收悉,感谢贵委对我省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 我省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情况

我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加快我省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的重大部署和工作要求,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我省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一是产业发展快速。“十二五”期间,全省天然饮用水产量年均增速超过30%。2016年,全省天然饮用水产量637.3万吨,位居全国第6位。2017年截至5月,全省天然饮用水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23.31亿元;总产量278.95万吨,增速12.3%;增加值7.92亿元,增速29.4%。5户天然饮用水企业入围2017年全省“千企改造”工程百名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名单。目前,全省饮用水企业达到72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家。二是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全省天然饮用水产业不仅引进了农夫山泉、娃哈哈、康师傅、中烟集团等国内知名品牌和企业集团,也逐渐形成了以北极熊、黔山秀水、汇善谷、贵州泉等为代表的一批本土品牌,目前全省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著名商标21个、名牌产品16个。三是产品结构不断完善。形成了以“汇善谷”、“黔山秀水”等品牌为代表的高端矿泉水产品,以“北极熊”、“贵州泉”、“飞龙雨”等区域知名品牌为代表的优质山泉水、纯净水产品,产品逐步向优质化、多元化、功能化发展。

二、找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目前,全省饮用水生产企业达到72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家,规模以上企业的产量和销售收入均占全省的90%以上,全省饮用水生产企业呈现“多而小、散而弱”的现象。从当前的消费趋势来看,饮用水产业的发展重点是瓶装矿泉水产品,目前全省11家获得省国土厅发出采矿证的企业中只有3家是规模以上企业。改变当前天然饮用水企业“小、散、弱”的现状,大力发展矿泉水是实现天然饮用水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改变“小、散、弱”现象。我们提出了开展天然饮用水公共品牌标志申报工作,丰富和提升贵州天然饮用水的文化内涵和生态理念,塑造“好水贵天然”的整体品牌形象,通过重点宣传和产品推广,提升公共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成我省天然饮用水的生态标签。以公共品牌的整体品牌效应,吸引更多中小企业加盟,实现中小企业间的自然整合、淘汰,推进产业集聚,提升整体竞争力。

(二)壮大矿泉水产品。重点针对规模以上本土企业,一是推动证照齐全、辐射带动力强、融资能力强、具有品牌竞争优势的矿泉水生产企业继续做大做强,打造矿泉水高端品牌。二是推动拥有矿泉水资源的山泉水生产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办理相关手续,升级成矿泉水生产企业。三是支持已有一定基础的纯净水区域知名品牌企业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矿泉水资源,加快企业转型和产品结构调整,向山泉水、矿泉水方向靠拢。

(三)强化政府推动。天然饮用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要积极发挥推动作用。一是开展顶层设计。结合天然饮用水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合理优化产业布局,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充分借鉴外省经验,从支持项目建设、降低企业成本、强化行业监管等方面制定符合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三是提升服务效率。建立天然饮用水产业项目的快捷联审机制,落实相关审批程序限时办结,提高办事效率。

三、我委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了省经信委推动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委主要领导总牵头、分管领导主要负责、业务处室具体承办,全面指导推进我省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工作。同时,邀请省轻纺工业设计院和省地矿局有关专家成立了省天然饮用水产业专家组。二是完成调研。联合省轻纺工业设计院成立调研组,分赴全省各市、州、县开展实地调研,深入120多家天然饮用水生产企业现场考察,并与省水利、国土、工商、林业等部门进行座谈,形成了《天然饮用水产业调研报告》。同时,积极参与省政协组织的我省天然饮用水产业调研工作。三是起草出台政策措施。于2016年初启动了《贵州省促进天然饮用水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代拟稿)》和《贵州省“十三五”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规划(送审稿)》起草工作。2017年5月,省政府正式印发和批复了《意见》、《规划》,为我省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明确了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四是成立行业协会。2016年6月,在我委指导下,贵州省天然饮用水行业协会正式成立。协会拟通过对省内天然饮用水生产企业提供政策信息、咨询服务、人才培训、技术研讨、策划营销、对外交流等服务,逐渐改善和强化我省天然饮用水行业管理,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五是举办水博会。首届贵州国际天然饮用水博览会于2016年11月在铜仁市成功举办,邀请了15家国际知名饮用水品牌、16户省外知名品牌、188户省内天然饮用水及关联企业和国内外30余家设备及材料供应商参会。期间,达成意向合作项目47个,总投资117.9亿元;贸易类合作项目231个,金额31.7亿元。同时,组织省内“汇善谷”、“黔山秀水”、“盛世贵水”、“北极熊”、“贵州泉”等12个高端矿泉水品牌和地方知名品牌,参加第10届中国国际高端饮用水产业博览会,提高了贵州天然饮用水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六是加大资金扶持。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中切块专项支持天然饮用水产业项目建设,2017年支持第一批入围全省“千企改造”工程百名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的改扩建项目,支持资金1600万元。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贵州省促进天然饮用水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要求,坚持发挥优势、品牌引领、市场主导、有序开发的原则,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质资源为依托,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要素整合为重点,在提质量、创名牌、上规模、拓市场上下功夫,把天然饮用水产业培育成为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我省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的领导,发挥当地政府对产业发展工作的责任主体作用,强化部门沟通协调、明确责任和工作要求,全力推动《意见》和《规划》的全面执行和精准落实。二是加快推进天然饮用水产业项目建设。以实施“千企改造”为抓手,对我省天然饮用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给予重点支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三是继续组织举办好水博会。按照省政府的有关要求,举办好第二届贵州国际天然饮用水博览会,提高贵州天然饮用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推动公众服务综合平台建设。以贵州天然饮用水公共品牌为依托,建立具备产品溯源、供应链协同、电商和互联网金融等功能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五是推动公共品牌建设。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天然饮用水公共品牌,制定严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天然饮用水地方标准,塑造“好水贵天然”的整体品牌形象。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7年6月27日

上一篇:
下一篇: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