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展改革委:
苏维词代表提出的《关于借鉴瑞士模式,加快构建贵州山地特色产业体系的建议》收悉。结合我委职责,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
一、培养贵州优质中档酱香型酒产业集群方面
近年来,我省白酒产业在茅台引领带动下,进一步提高了贵州中高档酱酒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形成具备规模的酱酒产业集群。
一是出政策。印发了《关于加快贵州白酒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白酒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贵州白酒产业振兴方案》、《贵州省推动白酒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切实提升政策服务精准度。
二是拓市场。2014年来,精心组织茅台集团、十大名酒及提名奖等30余家重点酒企,分别到北京、浙江、广东、山东、甘肃、陕西等地开展“贵在健康+ 黔酒中国行”宣传推介活动,在香港开展了香港国际美酒展宣传推介活动;同时,搭建“黔酒发展电商战略联盟”,支持白酒企业利用电商平台拓展营销渠道。
三是塑品牌。近年,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贵州十大名酒评选、贵州酒业大师评审、贵州白酒形象代言人甄选、“贵州白酒”整体形象标志征集等活动,有效提高我省白酒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贵州白酒企业共获茅台、金沙、国台、珍酒等14枚中国驰名商标,其中茅台、董酒、鸭溪、赖永初获“中华老字号”,进一步提升了茅台以及其他酱香型名酒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2016年,全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值884亿元,占全省工业产值的7%;完成增加值735亿元,同比增长11.6%,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8.2%。其中,茅台集团完成产值511亿元,完成增加值444亿元,同比增长18%。十大名酒中,习酒、金沙、国台、董酒、安酒分别实现销售收入25.5、25.8、16.8、3.23、1.1亿元,同比增长20%、4.6%、68%、10%、64%。可以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及各级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以茅台、十大名酒为重点的酱香酒产业集群基本成型。
二、扶持道地中药材种植及其加工业方面
近年来,在产业带动和精准扶贫战略的指引下,我省药材种养殖及加工业蓬勃发展,各级各部门加大争取政策支持力度,利用道地药材资源,全省中药饮片行业发展较快,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从2014年度的29户增至2015年的40户,主营收入从4.4亿元增至8.5亿元。国药同济堂、贵州联盛、贵州三仁堂、贵州济仁堂等一批中药饮片企业快速成长起来,在国内外已享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2011年以来,我委在中药材种养殖及深加工领域,累计为中药材种植企业向国家工信部争取资金3200万元,提高了白及、何首乌、太子参、淫羊藿、金钗石斛、吴茱萸、天冬等贵州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面积。同时,我委还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在全国药交会上为我省中药保健品及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推广宣传。2015年,贵州益佰、贵州百灵、贵州远程、贵州信邦等4家企业进入中成药主营收入百强,贵州济仁堂、昌昊、仙龙等3家企业进入中药饮片主营收入百强。
下步,我委将协助省发展改革委、省农委、省体育局、省旅发委、省大数据局做好民族医药的发展和传承工作,推进民族医药生产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发展民族医药事业的政策和措施。
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7年5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张小华;联系电话:15885523194)
相关信息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40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21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21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87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
-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82号建议的答复 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