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稳步恢复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稳步恢复

2021年以来,全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民营企业六大专项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推动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稳步走出疫情影响,积极释放生产活力,总体保持了稳步恢复、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一、总体情况

——民营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今年以来持续实现两位数增长;比2019年同期增长12.0%,两年平均增长5.8%。民营工业在统的38个大类行业中,2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到55.3%。

——民营工业是工业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从占比看,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3.6%,其中煤炭、医药、金属制品、食品制造和和建材等行业的民营经济参与度较高,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同行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从主要产品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汽车、电子元件、智能手机、金属切削机床等产品全部由民营企业生产,此外民营企业还生产了全省99.8%的电子元件、99.3%的辣椒制品、61.7%的白酒、46.6%的钢材、45.4%的水泥和26.7%的农用化肥。

二、主要特点

(一)重点行业引领民营工业发展

前三季度,酒饮料、化工、黑色、有色和煤炭等重点行业实现较快增长,引领全省民营工业恢复发展。酒饮料行业快速增长。随着贵州白酒品牌的市场认可度逐步提高,全省民营白酒企业生产销售形势向好,前三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53.1%,增速高于规模以上酒饮料行业20.8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长7.5个百分点。原材料行业延续良好增长态势。今年以来,在钢材、铝、铜以及化工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带动下,全省民营化工、黑色及有色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6.0%、16.5%和16.2%,合计拉动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长2.2个百分点。煤炭行业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省民营煤炭行业增长有所放缓,增加值同比增长5.2%,拉动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

(二)经营者信心向好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民营工业企业总体运行状况良好,对下季度的预期较为乐观。其中37.8%的企业认为本季度经营状况良好,占比同比上升8.2个百分点;11.3%的企业认为经营状况不佳,占比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39.8%的企业对下季度的经营预期表示乐观,占比同比上升7.1个百分点。

(三)就业需求稳步提升

今年以来,随着民营工业企业经营状况的持续改善,吸纳就业能力有所回升。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平均用工人数40.48万人,同比增长1.7%,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1个百分点;用工人数占比为53.8%。其中,酒饮料、煤炭、印刷和电气机械行业用工人数同比分别增加0.43万人、0.38万人、0.23万人和0.18万人。

(四)效益水平有所提高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56.92 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利润总额190.94亿元,同比增长60.0%。盈利能力有所提高。民营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5.7%,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3个百分点。单位成本有所下降。民营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的成本82.7元,同比下降1.34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10.25元,同比下降0.39元。研发投入加大。民营工业企业研发费用29.04亿元,同比增长71.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高达51.1%,研发费用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化工和医药制造业,分别投入9.7亿元、4.63亿元和3.07亿元。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生产有所回落

三季度,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限电等因素影响,民营工业企业生产形势较上半年有所下滑,7月、8月当月增加值增速回落至个位数,9月更是自去年2月以来增加值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1.8%。在民营工业重点监测的20个大类行业中,仅有酒饮料、煤炭、电力等7个行业当月增加值实现增长,导致民营工业累计增加值增速由持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转为前三季度低于规模以上工业1.0个百分点。与上半年相比,建材、医药、食品和汽车制造业回落较为明显。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和民营工业当月增加值增速(%)

(二)产销衔接有待提高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产销率仅为95.2%,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但是低于规模以上工业0.9个百分点。9月末,民营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267.94亿元,同比增长19.2%;存货周转天数增至30.1天,同比增加1.9天,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存货周转天数多11.9天。下季度工业产品终端消费市场活力如未能得到有效激发,库存压力的持续加大将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三)融资仍存在一定难度

三季度景气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27.2%的企业认为融资存在困难,其中72.7%的企业表示“银行贷款门槛过高、手续繁杂、条件苛刻”是融资难的最主要原因,39.5%和29.8%的企业表示“有效抵押资产不足”和“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是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三、相关建议

激发民营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是推进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当前,全省工业面临较为复杂的市场环境以及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要持续关注民营工业企业发展,积极帮助企业纾困。

(一)激发生产活力,降低库存压力。积极加大对民营工业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调研力度,提出精准有效的建议措施,积极帮助企业化解库存压力,降低经营风险,提升企业生产积极性。

(二)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推动民营工业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有序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的竞争力。近些年,民营企业在电子、汽车等领域有力填补了全省工业发展的空白和短板,要继续推行相关政策措施激励企业在新兴行业和技术上深耕;对于民营企业扎堆的产能过剩行业,要尽量减少行业内部企业间的无序竞争,有序关停技术落后、设备老旧企业,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三)畅通融资渠道,助推企业发展。积极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政银企融资对接力度,降低融资成本,丰富融资渠道与手段,民营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千方百计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 微信 微博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