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贵州规模以上工业保持平稳增长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促进十大工业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奋力推进工业大突破。前三季度,全省工业经济保持稳定恢复的良好态势,主要指标实现平稳增长。

一、总体运行情况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较上半年回落3.5个百分点,增速虽然持续放缓,但仍继续保持今年以来的两位数增长态势;两年平均增长7.1%,比全国水平高0.7个百分点。9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


图 贵州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


从三大门类看,前三季度,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

从大类行业看,全省统计的39个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16个实现两位数增长;重点监测的19个大类行业中,13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7个实现两位数增长。

从企业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股份合作企业增长63.8%,股份制企业增长13.4%。

从结构看,在酒饮料、电子等行业增长较快带动下,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比重工业快6.0个百分点。

二、运行主要特点

(一)支柱行业支撑有力。酒、煤、电、烟四大支柱行业平稳较快增长,有力支撑全省工业经济增长。前三季度,四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增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3.6个百分点。酒饮料行业持续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全省白酒生产销售形势持续向好,带动酒饮料行业持续20%以上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3%,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1.2个百分点。煤炭行业增长较快。在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的带动下,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0.6个百分点。电力行业保持增长。受煤炭供应不足、煤炭价格上涨、“来水”不够等影响,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6.8个百分点。烟草行业小幅增长。规模以上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半年高3.8个百分点。

(二)原材料行业增长快速。今年以来,基础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全省有色、化工、黑色行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从生产看,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9%,两个行业均延续了今年以来20%以上的快速增长态势,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5.2个和10.2个百分点,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个和0.8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2个百分点。从产品产量看,铁合金、钢材、硫酸、氧化铝分别同比增长24.8%、15.4%、12.7%和10.8%。

(三)新兴产业稳定恢复。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在上年同期低基数情况下,保持今年以来20%以上的较快增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4.0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4个百分点。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6.8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6.0%。新产品产量增长较快,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智能电视同比分别增长19.9%、18.6%和12.6%。

(四)大中型企业稳增长作用明显。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近七成,是全省工业的骨干力量。今年以来,大中型企业持续两位数增长,特别是二季度以来持续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对全省工业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从生产看,前三季度,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7个百分点。从效益看,1-8月份,大中型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9%,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长37.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5个百分点。

(五)工业企业效益继续向好。1-8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39.19亿元,同比增长17.4%;实现利润总额817.96亿元,同比增长31.9%。单位成本费用下降。8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72.39元,同比减少0.77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10.19元,同比减少0.42元。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提高。8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2.3%,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7%,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

三、需关注的问题

(一)部分行业生产持续下滑。受投资、房开回落影响,规模以上建材行业自4月份起连续六个月当月负增长,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7%,下拉规模以上工业0.3个百分点,其中9月当月降幅已达16.8%,降幅呈继续扩大趋势。主要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分别同比下降8.2%和5.9%。医药制造业连续六个月当月负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9%,下拉规模以上工业0.2个百分点,其中9月当月下降3.8%。食品制造业进入三季度连续负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0.2%。

(二)装备制造业增长回落。在钢铁、铝、铜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影响下,金属制品、专用设备、电气机械、汽车等下游制造业企业成本压力增大,利润空间压缩,生产呈现持续回落态势。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比上半年回落11.3个百分点;9月当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1%。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4%,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7.1%。

(三)出厂价格指数(PPI)“跑不赢”购进价格指数,企业盈利空间有限。今年以来,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均逐月上涨。前三季度,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累计同比分别增长4.4%和9.1%,PPI涨幅低于购进成本价格4.7个百分点,且剪刀差继续扩大,比上半年扩大1.0个百分点,企业盈利空间不断被压缩,生产压力增大。

四、有关建议

(一)继续抓好工业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持续强化工业项目招商引资,着力引进具有核心地位和牵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谋划推进一批工业好项目、大项目,狠抓签约项目落地,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发挥投资对工业增长的带动作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创造条件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尽快投产见效,加快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

(二)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发展潜力和实力,大力推动转型升级。要抓龙头带集群,进一步稳住龙头行业发展,努力挖潜增产,助其扩大优势,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以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为方向,立足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配套引进上下游企业,扩大配套产业规模,推动产业链条延伸,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在优化存量的基础上,狠抓工业经济增量,不断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扩能增效,引导企业更多聚焦产品质量提升和研发创新,推动企业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

(三)加大对企业的帮扶与支持力度,继续落实各项助企纾困举措。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切实强化工业项目和企业建设的土地、资金、用电等要素保障,扎实推动各项助企纾困举措落地落实并加强政策辅导,巩固工业经济稳定恢复势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对部分生产恢复压力较大行业的企业,要分类分层细化配套政策,精准帮扶,加强政策效果的跟踪监测。继续鼓励和支持企业转型升级,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特别是在高新技术研发、产品改造升级等方面给予支持,强化指导,精准施策,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助力。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 微信 微博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