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省大力贯彻落实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持续推动和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规模以下工业呈现生产总体平稳、经济效益有所改善、私营企业表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总体情况
(一)生产运行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增速与今年一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图1 贵州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二)效益质量明显提高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下工业经济效益改善明显,一是利润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利润总额为19.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2%,增速比主营业务收入高6.2个百分点;二是行业盈利面有所提高,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利润总额正增长的有26个,比一季度、上年同期分别增加4个和9个;三是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上半年平均劳动生产率为7.99万元/人,比上年同期提高1.27万元、增长18.9%。
(三)重点行业支撑显著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7.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木材加工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等五个行业占比高,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长较快,有效带动全省规模以下工业平稳增长。五个行业合计主营业务收入为71.23亿元,同比增长19.5%,拉动全省规下工业9.1个百分点;合计利润总额为10.24亿元,同比增长35.8%,拉动全省规下工业16.7个百分点。其中,在全省规下工业中占比最大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半年的占比、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和利润总额增速比一季度均有明显下降:主营业务收入在全省规下工业占比为21.6%,比一季度下降9.5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2%,增速比一季度下降5.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0%,增速比一季度下降16.1个百分点。
表1 2019年上半年贵州规模以下工业重点行业主要经济指标
行业名称 |
主营业务收入 |
利润总额 | ||||
1-本月 (亿元) |
同比增速(%) |
拉动 百分点(%) |
1-本月 (亿元) |
同比增速(%) |
拉动 百分点(%) |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31.83 |
14.2 |
3.1 |
3.35 |
25.0 |
4.2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14.02 |
19.0 |
1.8 |
3.41 |
28.7 |
4.7 |
金属制品业 |
8.21 |
35.7 |
1.7 |
1.30 |
43.0 |
2.4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9.92 |
21.4 |
1.4 |
1.58 |
55.2 |
3.5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7.26 |
26.3 |
1.2 |
0.59 |
113.5 |
2.0 |
合计 |
71.23 |
19.5 |
9.1 |
10.24 |
35.8 |
16.7 |
二、主要特点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税收成本下降明显,设备利用率逐步提高,产成品去库存效果显著,私营企业效益突出。
(一)税务成本有效控制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下工业税金总额为4.3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6%,增速比一季度、上年同期分别降低6.6个、49.5个百分点,随着今年4月1日增值税税率的下调,企业减税降负成效十分明显。规模以下工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有67.4%的被调查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税收优惠覆盖率比一季度、上年同期分别提高2.8个、0.2个百分点。
(二)设备利用率逐步提升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生产能力(设备)利用率”高于或处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占比79.6%,占比连续三个季度攀升,比一季度、2018年四季度、2018年三季度分别提高0.8个、1.3个、2.4个百分点。
(三)去库存持续推进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企业产成品库存数量”处于正常水平或者低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占比96.8%,去库存连续三个季度逐季推进,本季度库存量正常或较低的企业占比比一季度、2018年四季度、三季度分别提高0.6个、2.6个、3.3个百分点。
(四)私营企业效益突出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下工业中私营企业占比大,增速快,利润率高,效益较为突出。一是占比大,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下工业的66.8%,比一季度、上年同期分别提高2.5个、4.2个百分点。二是增速快,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6%,增速比全省规模以下工业高2.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1.3%,增速比全省规模以下工业高9.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23.3个百分点。三是利润率高,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16.6%,比全省规模以下工业高3.2个百分点。
三、需关注的问题
(一)市场需求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大
规模以下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认为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占49.7%,比一季度、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9个、3.7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季度景气指数为95.67,低于临界值4.33个百分点,仍处于不景气区间。
(二)融资问题部分缓解,但总体仍困难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资金紧张”、“融资难”的企业占16.6%,比一季度、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5个、7.4个百分点,资金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对于有银行贷款需求的企业,“没能贷到”或“少部分贷到”的企业占88.3%,比上年同期提高6.0个百分点;银行贷款平均年利息费用率为6.9%,比一季度高0.1个百分点。
(三)招工需求部分满足,但用工成本逐步上升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有招工需求的被调查企业中,“只能招到少部分”或“未能招到员工”的企业占46.1%,比一季度下降1.5个百分点,招工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认为“用工成本上升快”的企业占30.7%,比一季度提高3.8个百分点。
四、有关建议
(一)持续推动政策落地,促进企业升级转型
持续加强多项扶持政策落地,多管齐下切实减轻企业税务成本、用电成本、财务负担等损耗,不断完善企业营商环境。通过财政补贴、工业园区等政策,引导企业完善产业链,降低运输成本,最终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
(二)加大资金保障,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商业银行要创新产品,调整贷款结构,简化业务手续;企业要提高风险意识,发挥技术产品优势;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三)加强人才输送,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加强职业教育、就业再培训,实现学用结合,拓展招聘会、座谈会等多种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职工劳动生产率,切实降低企业人工成本。